帆船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帆船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户户有产业家家有项目贵州毕节市黔西县红板村精准扶贫纪实金平青冈

发布时间:2020-10-19 02:50:59 阅读: 来源:帆船厂家

户户有产业家家有项目——贵州毕节市黔西县红板村精准扶贫纪实

“熊垮高寒人烟稀,冬天罩子进入门。鸡犬出门怕寒冷,团团圆圆围火堆。广种薄收难温饱,生产生活都艰辛。外来媳妇怕煮饭,生火加柴灰花飞”。

这是原名熊垮、曾被称为“破天荒村”的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中建乡红板村以前的真实写照。

作为贵州省一类贫困村,红板村地处边远山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2012年前村里几乎没有任何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当年的红板,喂个猪儿都背不出来卖,举家外出,务工求生。”中建乡党委书记唐宝书说。

现在的红板,牛、羊成群,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家中,搞起了种植、养殖,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0元,大部分村民已经摆脱了贫困。是什么促使这里发生如此大的改变?近日,记者走进红板,一探究竟。

交通先行,完善扶贫发展基础设施

红板村距离县城62公里,美丽的中果河蜿蜒着穿乡而过,跨过中果河,沿着新修的水泥路爬坡而上,不多时便到了大雾弥漫中的村庄。

“这条路以前可不是这样。长期以来,从中建乡进入红板村只有一条土路,运输全靠人背马驮。”唐宝书回忆道,“村民们曾经自发把泥路修建成沙子路,由于山高路陡,不到两年,沙子路也被大水冲得泥泞不堪。”

“道路不通,交通落后,可让村民们吃尽了苦头。”村支书瞿开维说,前几年,黔西县农牧局引进一个大葱项目在红板村发展。看着大葱的长势,村民们都很高兴,可是到了收获的季节,由于交通原因,商家不愿意来收购,很多大葱烂在土里,群众增收致富的梦想化为泡影。

2014年7月,中建乡决定修通从政府驻地到红板村的水泥路。今年5月,长14公里、宽4.5米的通村水泥路建成通车,彻底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如今的红板村,9个村民组中有4个组通水泥路、5个组通泥石公路,修通连户路1万多米,院坝硬化8000多平方米;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人畜饮水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安装管网到各家各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50多户,全村基本消除茅草房。自2012年来,红板村在扶贫工作中共整合资金395.2万元投入水、电、路、讯、房和教育、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还注意到,在村委会的办公楼房上挂着一块醒目的招牌——京东红板合作点。“这是今年9月16日正式成立的,我们可是全市第一个拥有电子商务的村。”瞿开维自豪道,京东把工业品送到农村、送到农户的同时,将村里的无公害农产品带到城里,销往全国各地。

产业支撑,确保家家有项目

沿着通村公路进入红板村,“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特色生态养殖基地”“冷凉蔬菜基地”“中药材基地”等映入眼帘。见到村民刘广芬时,她正在自家的林下养殖基地里忙活,“土鸡的市场行情不错,能卖到17-20元1斤,经常有人上门收购。”

除了四五十只鸡,她还养了32只羊,8头牛。“以前没养过,刚开始还有些担心。”刘广芬说,在政府鼓励下,2013年第一次买了15只羊,每只政府补贴750元,自己出不了多少钱,当年卖羊就挣了1.7万元。刘广芬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以前还要出去打工,现在在家也能挣到钱了。”

2012年以前,红板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传统养殖也仅仅是自给自足。村民没有其他支柱产业和经济来源。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红板村理清发展思路,结合资源优势,整合种植养殖、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900多万元,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种草养畜、林下养鸡、反季节蔬菜种植等特色农业。

近年来,该村共种植核桃3350亩,林下养鸡5000羽,发展种草养羊65户、发展能繁母牛养殖27户,实现贫困户户均牛存栏2-3头、羊存栏2-6只,每个贫困户都有产业支撑或项目扶持,每个在家劳动力都能接受培训并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

“户户有产业,家家有项目,这是红板村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法宝。”中建乡乡长罗舟认为,通过输血式扶贫,群众靠滚动养羊,年年卖羊,贫困户可以持续以卖羊获得收入,已经具备造血功能,实现脱贫致富。

转变观念,激发脱贫致富积极性

“红板村甚至中建乡的巨变,归根到底是干部群众思想转变的结果。”唐宝书说。

2012年以前,红板村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足不出户、村民整体素质偏下,受教育程度不高,45岁以上的几乎全是文盲。但过惯穷日子的红板人,盼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

村民罗安友便是这样的典型。初中毕业后,他在家种过玉米,挖过煤,“收入多少不清楚,反正就是不够用”。看着在家没有指望就外出打工,因没有技术,也挣不到钱。他暗下决心,要学点什么。

2008年起,他开始自学动物防疫,通过中建乡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的帮助和自己查阅资料,他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养羊经”,并且成为村里的家畜防育员。

2011年,罗安友投入3000元养了8只羊。到2012年,县里的扶贫项目来了,他的羊增加到30多只,并且修整了羊圈,政府一共补贴2.8万元。这一年他挣了5万元,使他对养羊充满了信心,还成为了红板村“养羊致富带头人”。

罗安友向村“两委”建议,向全村推广养羊技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我最早开始养羊时,有很多人都说不行,现在看到赚钱了,大家都想跟着干。现在我的羊圈里已经有110多只羊了,下一步准备通过电商把羊推销出去。”

由于有合作社、企业、致富能人带动,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模式,调动了群众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放大了资金效应、提高了扶贫效益,红板村贫困户基本走上了可持续的产业脱贫路子。

“还有一个最大的改变是,以前世世代代不搞秋种,地要荒废很长一段时间,现在都开始种马铃薯了。还有外地客商看中了这里纯天然的生态环境,准备流转土地种反季节蔬菜,村民又多了一条致富路。”唐宝书说,“自从观念转变后,大家积极性都提高了,再加上找对了产业路子,全村脱贫指日可待。”

安徽治尖锐湿疹医院网上预约

常州激光医院电话

郑州看癫痫的医院哪家好